目前农村电商大数据存在“两不一少”的现象,主要是:
认识和意识不足
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发展农村电商的认识不到位,不清晰,还停留在“重硬件、轻运营”的思维上。把电子商务等同于网络零售,没有看到电子商务产生的数据对于打破流通和生产端之间的壁垒、提升生产效率,提高客户体验的积极作用。没有大数据思维和顶层设计,认为大数据虚无缥缈,无从下手。
数据采集、存储和分析能力不足
对于大部分县而言,数据采集、存储和分析应用都处于初级阶段。乡村物流配送网点和乡村级服务站点是产生数据的源头,工业品下行的快递信息反映本地消费状况,农产品上行的快递反映本地农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,完全可以采集这些数据,记录本地经济发展状况、农产品生产加工条件、本地居民互联网消费能力、本地市场与产品物价、本地农产品互联网发展及成本收益等情况,做到第一手真实资源的收集。
遗憾的是,部分县都没有数据采集的意识,乡村服务站点的信息数据汇总都不完善,绝大部分都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。让这些数据白白浪费。没有数据汇总,数据分析和应用也就无从谈起。
盈利模式不清晰,应用场景少
农村电商大数据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,大部分专业化公司都是投入多,收益慢,业务场景还需丰富,前期以公益性的数据服务为主,靠地方政府投入和补贴为主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电商大数据的发展。